服装学院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10/11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公布了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服装学院骆顺华团队提交的“服装数字化实验室”以其教学创新实验室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成功入选,李杰、范春红、杨奇军、曹佳想、任泽、杨静蕊、于迎红、刘庆海、刘乐、顾振美、刘瀛波、滕汶臻、郁筱琳等专业教师参与此项目相关资源建设与课程教学。该项目为提升高校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建设和创新应用水平,深化“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实施。此次最终确定184所高等学校340个教学团队为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

2019年以来,服装学院一致致力于服装专业教学数字化建设和创新应用。面对时尚产业数智化化转型发展需求,围绕“传统工艺活化、数智技术应用”双主线,服装学院2020年初步搭建了包括三维人体扫描仪、clo3D虚拟试衣软件、服装CAD软件、纸样绘图机、面料扫描仪等设备的基础虚拟仿真教学软硬件环境。该实验室能够高效、科学的完成人体测量、服装制版、虚拟试衣,实现了服装设计的全流程数字化。并且自主研发“服装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V1.0” “鲁绣工艺交互学习系统 V1.0”“传统服饰时尚创新”知识图谱等多层次教学资源库,与上海信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时装陈列、传统服饰等虚拟仿真系统,构建虚实融合实验场景。在《服装三维虚拟表现》《服装纸样》《成衣定制技术》《成衣项目设计Ⅰ》《成衣项目设计Ⅱ》《时装陈列设计与展示》《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工艺》《传统服饰工艺》《中国传统图案》等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虚拟服装设计、虚拟试衣、虚拟陈列展示、工艺仿真等实验模块。其中“传统服饰时尚创新”知识图谱于2025世界牡丹大会·汉服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公开发布,获与会企业广泛关注。

服装工艺虚拟仿真交互学习平台界面

传统服饰时尚创新知识图谱发布会现场

课程实践作业

民艺博物馆研发成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发成果

学生参加大赛作品

后续,学院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积极探索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教学创新应用,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进而时尚产业数智化转型赋能。